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挖掘皖籍革命烈士红色家书的时代内涵,传承红色基因,7月4日至6日,伟德国际victor1946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合肥、马鞍山等地,开展以皖籍革命烈士红色家书为核心的调研活动。
观战火遗迹:在历史实物中触摸家书语境
7月4日,调研团队首站走进安徽博物院。“烽火江淮 —— 安徽革命史陈列” 展厅内,抗战时期的照片、文献与烈士遗物构成立体历史场景,生动还原了皖籍先烈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历程。队员们聚焦红色家书这一载体,系统梳理展陈中散落的家书元素及对应烈士生平,为理解家书背后的时代语境奠定基础。


“展品让遥远的历史变得鲜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峥嵘岁月。” 一位游客的感慨,恰是此次调研的意义所在——让历史记忆从实物中苏醒。

品红色家书:在笔墨行间感悟家国情怀
7月5日,团队转赴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场馆通过实物、图文与场景还原,系统展现皖籍烈士及在皖战斗先烈的英雄壮举。队员们重点研读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这些写就于前线阵地、诞生于狱中囚室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以 “字字千钧” 承载着双重情感 —— 既有对亲人的绵长思念,更有对国家民族的赤诚忠魂。


“革命烈士的家书中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千钧。”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字里行间满是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坚守与对家人的深沉牵挂,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太让人震撼了。”
瞻仰烈士丰碑:在追思缅怀中夯实历史根基
7月6日,团队来到马鞍山濮塘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绕的陵园庄严肃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金光闪耀。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瞻仰丰碑,深切缅怀长眠于皖中大地的先烈。这场追思不仅是情感的共鸣,更让团队对红色家书中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刻的历史认知——正是先烈们的牺牲奉献,让家书中的 “家国大义”有了最厚重的实践注脚。

实践延伸:让红色家书焕发时代活力
此次调研收集的材料,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抉择,其坚贞的革命信念深深打动队员。后续,团队将通过多重路径深化成果:整理家书史料,挖掘背后故事,依托线上平台推出专栏,持续传播家书内涵;开展线上问卷、民间家书探寻,拓宽素材来源;打造“周边活动、主题展览、文学创作、考察调研、调查访谈”主题项目矩阵,扩大红色家书的辐射力。
此次实践不仅为传承革命精神积累了鲜活素材,更搭建起历史与当下的连接桥梁。通过解读红色家书,让更多青年感悟先烈担当,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赓续传承,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撰稿:苗云飞 审核:斯小燕 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