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积极响应会议精神号召,将理论学习融入社会实践,伟德国际victor1946“口袋公园•幸福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4日至28日,深入雨山湖驿、佳山南苑、康泰游园、问月园、逐梦园等“马小白”口袋公园,开展了以“‘小空间’书写民生‘大幸福’”为主题的专项调研。

漫步钢城绿苑:细数口袋公园的 “型” 与 “效”
此次调研覆盖社区服务型、学校门口型、山水节点型三类 “口袋公园”。在康泰游园、翡翠花园等社区服务型公园,儿童乐园里孩子们嬉戏打闹,塑胶跑道上居民慢跑健身,智能健身器材前老人们舒展筋骨,全龄友好的设施配置让不同年龄段居民各得其乐;问月园、花果山公园等学校门口型公园,不仅成为家长接送孩子时的休憩港湾,更因融入李白诗歌元素的文化设计,让等待时光充满诗意,规范的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也让周边交通井然有序;雨山湖驿、暗香苑等山水节点型公园,则通过梅花主题园林打造、山体景观生态修复,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的巧妙融合,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口袋公园建设 “三步走” 方案:持续拓展服务新起点
在建设过程中,马鞍山市推行独具特色的 “三步走” 方案:从最初对城市闲置边角地进行合理利用,开展“拾遗补漏” 式的基础建设,到逐步将分散的公园巧妙串联,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带,实现 “串珠成链” 的空间优化,再到致力于构建全域覆盖、互联互通的公园网络体系,完成 “结链成网” 的宏伟布局,一步步稳步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让绿色福利惠及更多市民。

探索“公园 +” 多元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马鞍山市积极探索创新 “公园 +” 多元发展模式,通过公开招募热心“市民园长”参与公园日常管理,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嵌入商业服务设施,提升公园的服务品质与便利性,实现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切实让公园成为政府、社会、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民生载体,构建起全民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良好格局。

建言与治理挑战:口袋公园发展中的 “盼” 与 “难”
在实地调研中,市民们对口袋公园的青睐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在享受这份“家门口的绿色福利”时,纷纷主动建言献策:有市民建议在健身区域增设安全提示标语,也有居民提出希望进一步扩大公园服务半径,让更多社区享受到便捷的休憩空间。这些充满温度的建议,彰显了市民对口袋公园的深厚情感与共建期待。
随着口袋公园人气持续攀升、使用率不断走高,一些“易建难管”问题。这些问题将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加强设施维护等举措逐项破解,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管理向精细化、长效化迈进。

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让队员们对政府加大城建民生投入有了直观感受,深刻感受到了口袋公园给城市带来的环境之变、生活之变、民心之变。据悉,截至今年4月底,马鞍山主城区已建成“马小白”口袋公园69个,覆盖学校、社区、主干道周边,“马小白”口袋公园的建设经验还入选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成为向全国推广的“马鞍山样本”。
此次专项调研实践活动,深化了马院学子将理论学习与社会观察、基层服务紧密结合的认识,在对城市治理的微观实践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运用。(撰稿:苗云飞 审核:斯小燕 徐惠)